瞭解關稅
關稅是國家/地區對從國外進口的商品所徵收的稅額,作為商品跨越國際邊界時所需繳納的費用。政府可能徵收關稅來創造收入,或透過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來保護國內產業,從而促進當地替代品的發展。
當公司進口商品至已徵收關稅的國家/地區時,必須向該國家/地區海關支付關稅。例如,美國 (U.S.) 進口商品必須向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付款。一般而言,登記進口商 (Importer of Record) 負責支付這些進口稅,且登記進口商往往是進口時作為商品擁有者的商家,除非另有安排。因此,商家的顧客可能負責在收到訂購商品前支付任何未付金額。
認識不同類型的關稅
關稅的適用方式可能有很大差異,包括:
- 從價稅:以進口價值的固定百分比計算。
- 從量稅:按進口商品數量設定的固定金額。
- 關稅配額:進口數量超過一定數量後增加的關稅。
隨時掌握國家/地區具體關稅徵收的最新資訊
您必須隨時掌握關稅資訊,關稅通常取決於商品的出貨地 ,而非賣家的所在地點。此代表只有成為熟悉商品出貨地的商家,才能依據政府的最新規定準確判斷商品是否需要繳納關稅。
認識關稅的主要目標
徵收關稅通常是為了透過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來為政府創造收入並保護國內產業。
確定承擔關稅成本的人
雖然進口商品的企業通常會先支付適用的關稅,但這些成本往往透過提高商品價格轉嫁給消費者。
計算關稅
適用關稅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指定的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 (HS) 代碼、出貨地國家/地區 (COO)、海關估價和運送收件地。當進行跨國運送時,關稅通常會在貨件到達收件地國家/地區並經過海關後徵收。流程可能會如下所示:
- 抵達及申報:商品抵達後,貨運業者或代理商向海關申報商品,包括其價值和出貨地。
- 評估與計算:海關官員使用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 (HS) 代碼和出貨地對商品進行評估,以確定適用的關稅。HS 代碼是一種對貿易商品進行分類的標準化數位方法,全球大多數海關當局均使用它來對商品進行分類並確定適用的關稅。海關使用所提供的資訊和國家/地區的關稅明細表,計算出必須支付的關稅和任何其他稅額(如加值稅 (VAT) 或商品及服務稅 (GST))金額。
- 付款與放行:海關評估所欠關稅及稅額,並由進口商 (或其代理人) 支付該款項後,商品即可從海關放行並交付給收件人。
計算關稅的確切時間可能因收件地國家/地區的海關流程以及所提交的文件完整性和準確性而有所不同。如果申報價值有所差異、分類發生問題或貨件被選中進行詳細檢查,則關稅計算可能會延遲。
瞭解關稅徵收機制
收件地國家/地區內的海關當局通常會徵收關稅。為產品定價時,您需要考量這些成本。
分析最低免稅額對關稅的影響
特定價值較低的貨件可能適用最低免稅額門檻而免徵關稅和稅額。此項免稅可能對最終成本有重大影響、影響定價策略,並可能為貨件管理低於此門檻的賣家提供競爭優勢。此免稅狀態可能會變更。作為商家,您應評估銷售額是否可能依據進口國家/地區的規定而受益於此項免稅。